入侵物种:保护面临困境!
该文章重点介绍了非本地物种所构成的威胁及其对新栖息地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成果。
入侵物种:保护面临困境!
维也纳大学的一份令人震惊的报告显示,人类引入的非本地动物物种在全球物种减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生态学家 Franz Essl 和 Lisa Tedeschi 进行的这项研究,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灭绝的物种中有 60% 与入侵物种有关。因此,研究小组询问这些非本地物种是否不值得在新栖息地得到保护。在中欧,230 种入侵哺乳动物中约有 36 种受到影响,这说明自然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小报纸 报道称。
研究人员的一项令人惊讶的发现表明,这些入侵物种,例如濒临灭绝的凤头猕猴和野兔,在它们原来的栖息地受到威胁,而它们却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新地区大量繁殖。由于大规模的雨林破坏和过度捕猎,许多物种的家园面临危险,这增加了物种保护的复杂性。埃斯尔解释说,在分析全球灭绝风险时,考虑到非本地种群,只有五分之一的物种的威胁被低估。
物种编号及其含义
全世界已知的物种总数约为 180 万种,其中德国已发现约 71,500 种 巴夫尼 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的物种较少,这增加了采取一切可用保护措施的紧迫性。据估计,由于方法论的进步和新发现,物种分类技术继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许多物种可能在被记录之前就已经灭绝了。
科学家和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面临的挑战是在保护这些非本地物种和保护自然环境中迫切需要帮助的本地物种之间找到平衡。研究结果和物种数量表明我们的生态系统是多么脆弱,以及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