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游客大屠杀加剧印巴紧张局势
克什米尔的游客大屠杀加剧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关系。了解此事件如何影响安全局势和外交关系。
克什米尔游客大屠杀加剧印巴紧张局势
之间的关系 印度 和 巴基斯坦 处于急性低点后 致命的军事攻击 印控克什米尔的冲突导致了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对手之间的报复和军事升级的担忧。两国都控制着克什米尔的部分地区,但都声称拥有该地区的全部所有权,并为这片高海拔地区爆发了三场战争。
帕哈加姆事件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热门旅游区帕哈加姆发生武装袭击,向游客开枪。至少 25 名印度人和 1 名尼泊尔人在大屠杀中丧生。目击者称,袭击者近距离向游客开枪,场面十分可怕。一些幸存者表示,这群人中的男子被专门挑选出来并枪杀。其他人报道称,袭击者指责某些受害者支持莫迪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府于2019年撤销了穆斯林主导的克什米尔的宪法自治权,并将该地区置于新德里的直接控制之下,引发了广泛的抗议。
克什米尔的历史
自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从英国独立以来,克什米尔一直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争论点。英属印度血腥分割中诞生的两个国家——印度教印度和穆斯林巴基斯坦——都声称拥有整个克什米尔的主权。独立几个月后,他们在这片领土上爆发了三场战争中的第一场。
这个分裂的地区现已成为世界上军事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数十年来,要求克什米尔独立或进入巴基斯坦的各种国内激进组织一直与印度安全部队作战。这场暴力事件已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印度将此归咎于巴基斯坦,但伊斯兰堡否认了这一点。莫迪政府表示,自 2019 年取消克什米尔自治以来,好战性有所下降;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帕哈加姆大屠杀打破了这一信息。
责任和反应
目前尚不清楚谁对帕哈加姆的袭击事件负责。一个相对较新成立的激进组织克什米尔抵抗组织,也称为抵抗阵线(TRF),最初在社交媒体上声称对此事负责,但后来显然撤回了这一说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无法独立核实最初的说法或随后的撤回,并已联系印控克什米尔的印度陆军和警察寻求评论。
印度将 TRF 列为“恐怖组织”,并将其与被禁止的伊斯兰组织虔诚军 (LeT) 联系起来,该组织是 2008 年孟买致命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大屠杀两天后,印控克什米尔当局发布通知,公布了三名据信参与袭击的虔诚军嫌疑人,其中两人是巴基斯坦公民。
紧张局势升级
印度为其针对巴基斯坦所谓“支持跨境恐怖主义”的报复行为辩护。新德里关闭了一个重要的过境点,并进一步减少了对巴基斯坦公民本已受到限制的签证。巴基斯坦驻新德里大使馆的军事、海军和航空顾问也被驱逐。此外,印度还暂停了其在《印度河水条约》中的角色,该条约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一项重要水资源共享协议,自 1960 年起生效。
庞大的印度河支撑着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数百万人的生计,发源于西藏,流经中国和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最后到达巴基斯坦。水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重要资源,条约规范了水的分配。巴基斯坦政府发表声明称,任何试图阻止或转移属于巴基斯坦的水源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战争行为。
印度采取行动后,巴基斯坦表示将暂停与印度的贸易,关闭其领空并驱逐印度外交官。伊斯兰堡称新德里的措施“单方面、不公平、出于政治动机、极其不负责任且没有法律依据”。 4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谢赫巴兹·谢里夫指责新德里对伊斯兰堡做出“毫无根据的指控”,并表示巴基斯坦“愿意接受独立、透明和可信的调查”。第二天,印度海军表示已经进行了“反舰火力”,以“验证平台、系统和人员是否已做好远程精确打击的准备”。